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胡慧茵 廣州報道⠠中國赴日旅遊再迎來好消息。
12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京同日本外相岩屋毅共同出席中日高級別人文交流磋商機製第二次會議。在會議達成的10項重要共識中,就明確提出“支持旅遊業合作,出台更多便利化措施促進兩國遊客互訪。”
據中國僑網援引日媒報道,岩屋毅表示將放寬中國公民赴日旅遊簽證的發放條件,具體包括設立有效期10年的旅遊簽證,並將團隊旅行簽證的可停留天數從15天延長至30天,以促進中日兩國的經濟與人文交流,上述放寬措施預計在準備完成後於2025年春季開始實施。
消息一出,相關旅遊平台關於赴日旅遊的搜索量迅速攀升。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是中國早前宣布自11月30日對日本持普通護照人員試行免簽政策後,中日在旅遊簽證政策上的“雙向奔赴”。
旅遊領域之外,中日經貿合作也釋放出了更多積極的信號。有報道稱,中國政府正在考慮在2025年上半年重新開始進口日本的水產品。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12月24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表示,中方將在有效參與長期國際監測和獨立取樣等監測活動實施之後,基於科學證據著手調整有關措施,逐步恢複符合規準的日本水產品進口。
中國是日本重要的貿易夥伴和投資夥伴、區域經濟合作夥伴,中日經貿合作對兩國經濟發展而言都具有重要意義。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友駿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日本的眾多產業都依賴中國市場來消化其產品,同時也從中國大量進口商品來滿足國內生產生活的需求,兩國在產業鏈和供應鏈方麵已經形成了緊密的相互依存關係。不可否認的是,中日經濟潛在的合作空間還很大,有很多可探索和實踐的領域。
赴日旅遊熱潮或重現
近日,在線旅遊平台上關於日本旅遊產品相關搜索量猛增,足以印證中國赴日旅遊持續高漲的熱度。
同程旅行數據顯示,“日本將放寬對華簽證”的消息發布後,截至12月25日17時30分,春節假期國內往返日本的機票搜索熱度較前日同一時段上漲超3倍,春節假期前往日本的旅遊產品谘詢量較前日同一時段上漲近1倍。去哪兒指數顯示,12月25日,飛往東京、大阪的搜索指數環比上周增長二成,目前位列出境目的地第二、第三位。一些相對小眾的目的地,例如函館、小樽、伊豆等,酒店搜索量環比增長2倍以上。
今年以來,赴日旅遊的中國內地遊客數量一直保持著高速增長。日本國家旅遊局(JNTO)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有超過306萬人次中國內地遊客赴日旅行,較2023年同期增長415.8%;2024年前九個月,前往日本的中國內地遊客總量超過500萬人次,同比增長228.4%;2024年前十一個月,有近638萬人次的中國內地遊客入境日本,同比增長超過200%。整體來看,今年1—10月,中國內地遊客占訪日遊客人數整體比例接近20%。
平台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日本一直位列中國內地居民出境遊熱門目的地前三名。而且,今年中國遊客赴日旅遊訂單已經超出2019年前水平。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員程超功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受航班供給、簽證等因素的影響,北美、歐洲等傳統長線出境遊目的地的恢複速度相對緩慢,中國內地居民的出境遊更多集中於日本、韓國、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等亞洲目的地,尤其日本以其更為成熟的旅遊業吸引更多中國遊客,而且日元貶值也讓赴日旅行更具性價比。
此時,日本方麵提出針對中國公民簽證的放寬措施,包括設立有效期10年的旅遊簽證等,進一步刺激中國內地遊客赴日旅遊的熱情。程超功向記者表示,中日簽證措施“雙向奔赴”的善意為中日之間的商務及人文旅遊交流營造了良好的氛圍,“中日互為對方的重要貿易夥伴或主要投資對象國,也互為對方入境遊市場的重要客源國。簽證政策的優化將為兩國公民赴對方國家旅遊提供更多便利,比如節省辦理簽證的時間及資金成本;同時還有利於培育多樣化的旅遊消費需求,比如周末的短程度假需求等,從而帶動兩國民航客運、入境消費等。”
中國旅遊研究院國際研究所所長楊勁鬆也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即將新設的10年期旅遊簽證或為赴日遊客提供更多靈活度,也便於雙方旅遊服務公司更好地打造旅遊產品和製定相關擴充計劃。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目前中國內地赴日旅遊人數增幅顯著,但與2019年同期相比依然還有近30%的下滑。有分析指,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在於中國內地遊客辦理赴日旅遊簽證的要求比之前更加嚴格。廣之旅相關發言人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目前辦理五年多次往返赴日旅遊簽證的中國遊客較少,主要是因為資產證明要求較高,若十年期簽證保持同樣嚴苛的簽發條件,將對部分中國遊客的辦理帶來限製。
因此,除了提供更長有效期的簽證,旅遊業界還希望本次調整能夠進一步優化簽證證明材料,比如各類財產證明材料及簽證使用規則等,最大限度為赴日旅客提供便利。
當前,國際旅遊收入已經成為日本經濟的一大關鍵支柱。根據聯合國旅遊組織發布的《全球旅遊晴雨表》,2023年,國際遊客給日本帶來了386億美元(約合2740億元人民幣)的收入,排名全球第十。
在經濟複蘇的關鍵節點,幾乎同一時間,日本的鄰國韓國也在“出招”爭搶中國遊客。12月26日,韓國總理辦公室發聲明稱,韓國考慮對一定範圍內的中國團體遊客試行免簽政策。
中日經貿持續互惠互利
除了旅遊領域,近期中日經貿合作也頻頻釋出積極的信號。
12月25日,中日兩國外長共同出席中日高級別人文交流磋商機製第二次會議,會議規劃了下階段工作重點,並就深化教育、旅遊、體育等領域合作達成廣泛共識。“這是繼11月15日中日元首會談後,兩國為追求共同的戰略互惠關係,形成具有建設性和穩定性雙邊關係的係列會議。”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王星宇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此次中日會談聚焦人文交流和經濟合作,從提出簽證新舉措這一點來看,中日都表現出善意,可見雙方務實合作的態度。
陳友駿也認為,這一係列共識顯示出中日兩國在努力改善雙邊關係,在非傳統安全領域和民間交流等方麵尋找合作契合點,以人文交流為紐帶,推動中日雙邊關係朝著更加積極健康的、建設性且穩定的方向發展。
在中日兩國暢旺的旅遊互動外,中日一直互為重要經貿合作夥伴。中國是日本最大貿易夥伴、第二大出口對象國和最大進口來源國。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中日貿易總額3180億美元,其中中國出口額1575.2億美元,進口額1604.7億美元。截至2023年,在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第一個50年中,中日雙邊貿易額增長了300多倍,日本對華直接投資金額累計超過1200億美元,在華日本企業超過3萬家。
此外,中日兩國進出口依賴程度日益攀升。2023年,日本對中國的出口額和從中國的進口額,在日本出口總額和進口總額中所占的份額分別達到17.6%和22.2%。王星宇表示,日本的對華貿易額一直占其總貿易額近1/5,這對日本的經濟發展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受訪專家還認為,“特朗普2.0”將至,隨著美國政策的不確定性增強,中日加強合作越發凸顯重要性。
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王佳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日本的強項在半導體相關產品主要出口中國,另一個強項是汽車,主要出口美國與中國,隨著未來美國的政策轉向,日本向美國出口汽車與半導體將有不確定性,因此中國市場將顯得更加重要。另外,日本的通信、電子、服裝、金屬等非常依賴從中國的進口,這對日本的經濟發展與國民生活來說至關重要。
“為了應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在經濟複蘇的關鍵期,日本需要提升競爭力並加強與中國等國家的合作。當前中日經貿合作還處於持續尋找增長點的階段。”王星宇向記者表示,未來中日可以在基礎產業、高科技和綠色能源等領域尋找到更多合作空間。
本文由隔壁老李于2022-12-21发表在极致时空,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ww.yeniadaptor.com/Ya4yzk/103.html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