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更新消息 募資百億買飛機?國航- 現有客機平均機齡8.23年 買新飛機是為替換

作者:张夏 来源:黄星魁 浏览: 【】 发布时间:2025-07-05 08:17:00 评论数:

  8月2日,中國國航晚間公告稱,擬定增募資不超過150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用於引進22架飛機,並補充流動資金。其中,大股東中航集團擬以現金方式認購不低於55億元。

今日更新消息 募資百億買飛機?國航- 現有客機平均機齡8.23年 買新飛機是為替換

  公告顯示,國航擬將投入108億元募集資金用於引進22架飛機,引進機型包括9架ARJ21飛機、4架A320NEO飛機及9架A350飛機,按照中國商飛提供的目錄單價及空客公司網站上最新公布的目錄單價計算,上述22架飛機的投資總額約256.53億元,預計於2022-2023年交付。

  國航平均機齡8.23年

  引入新飛機可滿足老舊飛機的替換需求

  對於項目的收益,國航在公告中表示,22架飛機的引進和實際投入運營能夠提高公司載運能力,擴容主要航線運輸量,以增加航線收入。同時,新引進飛機將部分替代老舊飛機,將優化機隊結構,並有效降低油耗和維護成本,進而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本次擬引入的飛機將納入公司現有機隊統一調配和管理。

  對於本次引進飛機的必要性,中國國航表示,近年來,公司飛機引進速度大幅放緩,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公司引進飛機數量分別為48架、14架和43架;截至2021年末,公司機隊共有客機(含公務機)746架,平均機齡8.23年。在2024年至2026年市場飛機供給偏緊且現有飛機將持續退出的背景之下,公司提早布局,既可以滿足老舊飛機的替換需求,又可確保未來3至5年機隊合理增長,以應對民航需求可能出現的急速增長。

  42億元募集資金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國航還擬將本次非公開發行42億元募集資金用於補充流動資金,以提升公司的資本實力與抗風險能力,並相應鞏固公司在行業內的競爭優勢。

  公告中提到,民航業屬於資本密集型產業,飛機購置資金主要來源於銀行貸款及融資租賃等渠道,導致公司經營杠杆較重,麵臨一定償債壓力;另一方麵,與融資租賃等債權融資方式相比,通過本次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購置飛機更有利於國航控製有息負債規模,進而合理管控財務費用、提升盈利能力,強化財務穩健性水平。

  受疫情影響虧損嚴重

  多家航司定增買飛機

  據國航、東航、南航此前發布的上半年業績預告,國航預計淨虧損約為185億-210億元;東航預計淨虧損約為170億-195億元;而南航預計淨利潤虧損約為102億-121億元。據估算三大航上半年預計虧損總額為457億-526億元,這一數據已經超過三大航2021年虧損總額。

  “三大航”年內率先披露定增方案的是中國東航。中國東航5月公告,擬定增募資總額不超過150億元,其中105億元用於商用飛機購買,45億元用於補充流動性資金。中國東航引進飛機計劃包括4架中國商飛C919、24架中國商飛ARJ21-700、6架空客A350-900和4架波音B787-9,總投資額為43.8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90億元。

  吉祥航空和春秋航空的定增計劃分別在今年2月獲批。其中,春秋航空計劃募資35億元,購買9架A320客機和1台A320飛行模擬機,並將其餘資金用於補充流動性;吉祥航空擬定增募資不超33.02億元,其中23.12億元用於引進飛機及備用發動機項目,9.9億元用於償還銀行貸款。華夏航空今年1月披露的定增計劃顯示,公司擬定增募資不超25億元,用於引進4架A320係列飛機、購買14台飛機備用發動機和補充流動資金。

  民航專家林智傑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航擬定增募資不超過150億元不是用來買新的飛機,而是用來支付現有的飛機訂單。定增是航空公司度過疫情難關的一個重要舉措,主要就是用來補充流動資金,降低資產負債率的這麽一個財務的舉措。其實三大航的南航和東航在疫情前已經完成了定增的動作,南航是300億,東航是310億。

  國航:民航市場有望進入加速複蘇階段

  2020 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民航業受到較大衝擊。一方麵,國際各國針對奧密克戎變異毒株相繼采取了一定程度的航班入境限製措施,另一方麵,國內疫情多點散發、局部地區出現聚集性疫情,人員流動情況出現一定波動;國內外航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負麵影響。

  國航方麵分析稱,民航市場有望進入加速複蘇階段隨著全球疫苗接種率的提升和新冠口服特效藥的推出,航空客運需求正在逐步恢複。2021 年,民航業完成運輸總周轉量 857 億噸公裏、旅客運輸量 4.4 億人次,較上年同比提高 7.3%和 5.5%,已恢複至 2019 年的 66%和 67%。2022年6月以來航班量逐步提升,民航市場有望加速複蘇。

  此外,疫情以來,國內航線恢複速度顯著高於國際航線;2022 年 5 月底國務院《關於印發紮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的通知》指出要“有序增加國際客運航班數量”以來,民航局航班熔斷政策及各地入境隔離政策已逐步放鬆,國際航班亦呈現逐漸增多的趨勢。

  國航公告稱,我國民航市場滲透率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疫情前,我國人均乘機次數僅為0.47 次,顯著低於與我國國土麵積相近的美國、加拿大等國家高於 2.5 次的人均乘機次數水平。預計至 2025 年,我國居民人均年乘機次數將 2019 年的 0.47 次提升到 0.67 次;根據中航信披露,近五年國內累計坐過飛機的人數僅為 3.43 億,按照全國14億人計算則過去五年航空累計滲透率僅為 24.5%;對比國土麵積相近的美國,美國航空滲透率疫情前累計滲透率約 90%。從航空滲透率角度來看,我國民航業仍處於成長階段,乘機滲透率仍有較大提升空間;由於航空出行需求與經濟發展高度相關,隨著人均 GDP穩定增長,航空出行需求亦將相應提升。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藺麗爽

文章轉載自:新浪新聞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最近更新

点击排行

推荐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