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上恩施報道(來鳳通聯記者 向相輝、張杏 通訊員 劉佳)近日,來鳳縣翔鳳鎮香花村黃精種植基地,綠油油的黃精在風中搖曳。
“實現黃精變‘黃金’真不易。”來鳳縣委主要負責人說。經過多年攻關,原本無人問津的黃精實現野轉家種植,並實現黃精的精深加工。
野生黃精“逆襲”
“還有黃精沒有?”
“要多少?”
8月15日,胡文祥接到安徽亳州客戶電話,要50噸黃精成品。
52歲的胡文祥是來鳳縣舊司鎮李家院子村民,曾是一名汽車運輸公司司機。1995年,胡文祥經常跑來鳳至廣州長途客運班線。在廣州等班候客間隙,他經常去逛廣州青坪藥材批發市場,發現來鳳縣本地無人問津的黃精在廣州卻銷售火爆。
該市場一批發商告訴胡文祥,黃精藥食同源,廣州常用來煲湯、做飯、養生。
來鳳遍地都是野生黃精,但由於口感麻,除了藥用,很少有人食用。
“如果把來鳳野生黃精賣到廣州,一定能賺大錢。”胡文祥決定利用每次去廣州的機會學習黃精初加工技術,這一學就是3年。
1998年,胡文祥賣掉長途臥鋪客車,買來加工設備,正式轉行黃精加工。
放著賺錢的汽車客運生意不做,卻做沒人買的黃精生意,胡文祥的“反常”引來同行和村民的嘲笑。
1998年,他以每公斤1.4元至1.6元的價格收購黃精,加工後以每公斤7元至8元的價格銷往廣州。半年時間加工10噸野生黃精幹貨,胡文祥賺了2萬元,相當於之前跑運輸一年的收入。同事與村民都歎服。
“最高峰時年加工500噸,全縣8個鄉鎮的野生黃精都賣到我這裏。”胡文祥說。來鳳本地黃精不夠,他就跑到湖北省房縣、湖南省張家界市永定區收購。
黃精實現野轉家
“高溫高濕,種的黃精要注意遮陰,以防黑斑病。”8月13日,胡文祥在大河鎮兩河口村給黃精種植戶向小平傳授培管注意事項。
隨著黃精的俏銷,野生黃精資源一定會逐年減少。胡文祥意識到這一危機。
天麻、魚腥草都能種植,黃精應該也能!
2002年,胡文祥決定進行黃精野轉家栽培試驗。為降低風險,他選育50公斤野生黃精在自留地試種。
“風險與機遇並存。黃精種植野轉家即使失敗,損失不過千元,但一旦試種成功,市場將無限大。”胡文祥當時想。
收購加工野生黃精的同時,胡文祥按照種植天麻、魚腥草等技術培管種植的野生黃精。2007年,黃精野轉家試種成功,50公斤野生黃精種產出500公斤鮮黃精。
嚐到甜頭後,胡文祥把試種規模擴大到5畝。2012年,5畝黃精野轉家種植再獲成功,畝產4000公斤,總計收入20萬元。
2012年,胡文祥把黃精種植規模擴大到20畝,並試驗黃精籽育苗。
截至目前,胡文祥黃精種植規模達600畝,每年采挖黃精20畝,出售黃精苗5畝,6名村民就近就業。
致富不忘鄉鄰,胡文祥掌握黃精野轉家技術後,通過QQ群、微信群等渠道無償給全縣村民傳授黃精種植技術。
來鳳縣相關部門因勢利導,鼓勵大戶成立黃精產業協會,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和黃精種植大戶種植黃精給予補貼,並組織種植大戶到通山、江西銅鼓、湖南安化等地考察學習黃精產業。
“目前,來鳳縣黃精種植大戶達50多戶,種植麵積6000畝,初加工產品每年產值5000萬元。”來鳳縣黃精產業協會會長徐英進說。
延長黃精產業鏈
8月14日,走進湖北楚波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3名工人正在檢測黃精酒的品質,公司銷售經理陳春豔組織人員,準備把價值180萬元的黃精酒發往武漢、上海等地。

來鳳縣素有用白酒炮製野生黃精製作黃精酒的習俗,過去因為這種酒口感差沒有得到推廣。
能否將野生黃精加工成附加值高的產品呢?
1994年,舊司鎮東流壩村人陳春豔突發奇想,試製黃精酒和食品級黃精。她在家中用高度白酒泡製好黃精酒請別人品嚐,並根據品嚐人的意見不斷改善工藝。
經過10多年時間,她終於炮製出沒有澀味的黃精酒,同時掌握了九蒸九曬黃精幹粉技術。
2015年,陳春豔的兒子鄧楚波留學回國。大學期間,他曾帶著黃精酒樣品在實驗室分析成分,發現黃精酒對養生有極大好處。如果能實現黃精酒批量生產,既可以回報桑梓,又可實現創業夢想。
鄧楚波的想法得到父母支持。這年,鄧楚波成立湖北楚波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籌資1000餘萬元建成現代化黃精酒生產線,正式開發黃精製品。
他與中南民族大學、湖北工業大學等院校合作,聯合攻關改進黃精酒和黃精幹粉製作技藝。2017年,公司生產的黃精酒獲第三屆中國有機農業大會“2017年度中國十佳有機農產品”稱號;2018年,公司炮製的黃精在第四屆國際綠色農業博覽會獲“優質農產品金獎”。
校企合作讓黃精製品贏得榮譽,同時也為黃精製品打開了市場。
目前,公司已生產11個黃精酒係列和九蒸九曬黃精幹粉,產品暢銷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實現年銷售收入近2000萬元,納稅500多萬元,帶領4個鄉鎮60多戶脫貧戶致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