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古稱中原,省會鄭州,簡稱“豫”,對應河北省。河南省因曆史上大部分位於黃河以南而得名。河南作為曆史文化大省,曆史上有20多個朝代建都或遷都。河南在中國有四大古都,分別是十三朝古都洛陽、七朝古都開封、安陽和夏商古都鄭州。截至2018年底,河南省轄17個省轄市,濟源直轄1個市。其中,就縣級鞏義市而言,人口超過80萬,是河南省直轄的縣級市,在區劃上屬於鄭州市。縣級鞏義市,作為古代兵家必爭之地,自戰國末期建市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曆史。
一個
首先,鞏義市是河南省直管的縣級市,從區劃上屬於鄭州市。地理上,縣級鞏義市西距十三朝古都洛陽76公裏,東距鄭州82公裏,東鄰滎陽,西與偃師、金夢接壤,南以登封、新密市嵩山為界,北與孟州、文縣隔黃河相望。就鞏義市的曆史而言,早在西周和春秋時期,這一帶就屬於鞏國。春秋時期,鞏國是一個名叫姬的小國。鞏國故城位於河南鞏義市孝義鎮西約3公裏的康店村,古稱“王鞏”。拱北瀕臨黃河,西臨洛水,東臨虎牢關,南接宋嶽。春秋戰國時期,河南鞏義市一帶,現在屬於東周,後來成為秦國的疆域。
二
公元前249年,秦國在這一帶正式建立珙縣。珙縣因“山河四阻,固而不拔”而得名。所以,對於這個地區來說,從公元前249年建縣至今,已經有2200多年的曆史了。值得注意的是,今天的縣級鞏義城區以古都洛陽為界,所以有“東都鎖鑰”之稱,即這一帶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西漢時期,珙縣屬河南郡。東漢時期,珙縣屬河南殷。在三國這個曆史階段,魏蜀吳和三國站在了天平上,現在的縣級鞏義城區成了曹魏的地盤。晉朝時,珙縣仍屬河南郡。東魏時,珙縣屬高程縣。北齊時,鞏縣並入高程縣,現屬鞏義市縣。
三
終於在公元596年,隋文帝建立隋朝後,恢複了鞏縣,屬洛州。到了唐朝,鞏縣還在洛州之下。宋朝時,鞏縣屬於河南省。元朝建立後,實行省製,這一帶屬於河南江北。朱元璋建立明朝後,珙縣隸屬河南省,是河南省的吏部。清朝取代明朝後,珙縣屬於河南省。1913年,珙縣是豫西的一條路。1914年,珙縣屬河洛路。到1927年,珙縣直轄於河南省。1928年,珙縣遷至湛傑鎮舊鎮村一帶。1964年,鞏縣遷至孝義鎮。1983年8月,珙縣隸屬鄭州市。1991年6月,撤銷鞏縣,設立縣級鞏義市。截至2018年底,縣級鞏義市總麵積1041平方公裏,總人口約83萬人。
文字/感受曆史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